1、对化妆品制造或销售、医药制造和饮料制造(不含酒类制造)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不超过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30%的部分,准予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。
2、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比例,通常为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的15%。然而,对于特定行业,税法允许扣除比例达到30%。这一政策在2017年41号文件中提出,并于2020年43号公告中延续至2025年底。企业应在计算税前扣除时,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。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合并扣除。
3、销售收入15%。根据查询律图网显示,一般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除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,不超过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15%的部分,准予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,其中销售(营业)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、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。
法律分析:广宣费: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除国务院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,不超过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15%的部分,准予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。业务招待费:按照发生额的60%扣除,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的5‰。
法律分析: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广告费税前扣除标准如下:普通公司的广告费税前扣除是需要依据其公司的一年的销售额的,对于一年销售额的百分之十五的部分作为广告费的税前扣除费用。对于一些特殊行业的公司如:医疗、护肤品,保养品等类型的公司,则是需要扣除其公司一年销售额的百分之三十的部分。
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比例分为15%和30%两种,具体的分类如下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第四十四条规定: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除国务院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,不超过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15%的部分,准予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。
销售收入15%。根据查询律图网显示,一般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除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,不超过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15%的部分,准予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,其中销售(营业)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、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。
除非财政和税务管理层特意制定特殊规定外,在年度销售(营业)总收入之中,不超过15%的部分均可予以扣除;对于超出部分,被允许在后续的税务年度中予以结转集中扣除。这当中,销售(营业)总收入涵盖包含主营业务收入、其他业务收入以及视同销售收入等多个项目。
广宣费扣除比例是宣传费的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是全年营业收入的15%。一般规定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除国务院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,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%的部分,准予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。其中销售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、其他业务收入和视同销售收入。
法律分析: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,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%的部分,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。
法律分析:目前没有年限限制。 职工教育经费和广告费与业务宣传费都是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的。当年超过扣除限额部分可以结转以后纳税年度结转。
可以。税法规定,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销售(营业)收入的15%,可据实扣除;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。
《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》第四十四条规定: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,除国务院财政、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,不超过当年销售(营业)收入15%的部分,准予扣除;超过部分,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。新法统一了广告费的扣除标准,改变了以前各种类型企业广告费用扣除比例。
当年超过扣除限额部分可以结转以后纳税年度结转。税法规定,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销售(营业)收入的15%,可据实扣除;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。